找到相关内容328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不作为与乱作为间的尴尬

    ldquo;乱作为”指责的尴尬。 公权力介入网络诽谤案受指责引争论 河南青年王帅诽谤案——发帖遭跨省追捕后,公安机关不仅向王帅赔礼道歉,而且追究了...起诉等司法机关行为争论的高潮。而且争论在当事双方各自在北京邀请的全国知名法学专家对案件进行论证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后进一步升级。 争辩凸显法律对于网络诽谤罪规定尚不完善 网络诽谤罪...

    佚名

    |社会|教育|纪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11/11234994333.html
  • 义天传山家教观

    要么让天台佛学特色失去,要么在理论上清肃非天台思想。山外派选择了前者,山家派选择了后者。这便是天台山家、山外争论的根源。  山家派是以知礼为首的一系,山外派是慈光悟恩这一系。在地域上山家一系以四明为中心,山外一系以钱塘为中心。  山家山外的争论,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第一,是起于《金光明玄义》的广本、略本的真伪问题的急论,双方文书往返各五,前后经历七年。以钱塘地方为道场的慈光悟恩著《金光明玄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0961665.html
  • 真理与解脱

    而在为证菩提、为弘佛法上努力。   3、无可争论   理论虽能指引途径,却无法使人契入真如。真实不在口头之高低、罗织、强词夺理、自说自话;争论反而离真实更远,形成障碍。阐明佛理只能在虚心者前,否则只是浪施;宁可省力以留待有诚意者。遇不讲理者,解释也形同争执;既是合乎真理,又何必汲汲于一时口头之表现?  放弃争论,才有安宁之心地来利用时间进修。日子一久,真相自然显露,又何劳口舌?争论往往使人更加强其...

    林钰堂

    |解脱|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4/0040433606.html
  • 相互推诿 流浪者死于救助站门口

    ,医院已经没有了流浪者的治疗记录。流浪者的身体状况究竟如何,也暂时无法得到确认。   记者手记   但愿争论不再发生   派出所、救助站、120,三个救人的机构共同参与了一个患病流浪者的救助过程。最终的结果出人意料,一场先救治还是先救助的争论之后,流浪者在救助站的门口孤独死去。   提到救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在中国诞生不久的城市救助管理站。在人们的想象中,那里应该是一个可以给流浪者以家的...

    徐海瑞

    |问题|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0/2307375969.html
  • 真理与解脱

    菩萨及六道众生,而在为证菩提、为弘佛法上努力。   3、无可争论   理论虽能指引途径,却无法使人契入真如。真实不在口头之高低、罗织、强词夺理、自说自话;争论反而离真实更远,形成障碍。阐明佛理只能在虚心者前,否则只是浪施;宁可省力以留待有诚意者。遇不讲理者,解释也形同争执;既是合乎真理,又何必汲汲于一时口头之表现?  放弃争论,才有安宁之心地来利用时间进修。日子一久,真相自然显露,又何劳口舌?争论...

    林钰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2950211.html
  • 宗教与西方环境伦理学

    宗教与西方环境伦理学  尤金·哈格罗夫  摘要:林恩怀特争论始于怀特关于对基督教进行重新思考或者由非西方宗教取而代之的呼吁。林恩怀特争论已经被证明成为处理环境危机的一个障碍。由此而起的对基督教的辩护制约了亚洲和其他比较环境伦理学在西方的发展,没有产生对环境有益的结果。无论何时,当人们谈及宗教和环境的关系的时候,讨论都会迅速转向有关基督教对环境危机责任的讨论。这一争论的关键在于,怀特的论文在很多...

    尤金·哈格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64170361.html
  •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六)

    90)学界所说的“空有之诤”,乃是指瑜伽唯识学与中观学而言的。  考瑜伽唯识学与中观学正面而有较大影响的争论,都是在中观学复兴之后,根据汉地所传共有二次,第一次是清辩与护法的争论,第二次是戒贤(?īlabhadra,529~645或528~651A.D.)与智光(J?āna-prabhā)的争论。而根据西藏多拉那他(Taranātha)《印度佛教史》载,清辩的弟子不满意安慧《大乘中观释论》的说法,...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244138.html
  • 宽容与和解的精神

    rdquo;,而陷于无休止的辩论①。由于这些人参与永远无法解决的形上学的论争,佛陀指责他们犯下了不道德的行为。佛陀自己避免参与这类争辩②,并认为这些争论,对于“悟道”是毫无意义的。③   据说,释迦牟尼是“远远避开一切争论”的,他“告诫修行者要超越一切“戏论”(与实现宗教目标毫无意义的争论)”。释迦牟尼不是...

    中村 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1053211.html
  • 一与二

    印度有婆罗门教和回教之争,佛教尚和平,但仍难免有道教之不兼容,连一二都成为争论主题,如法印禅师之方便机辩,亦禅之巧妙应用也。 ...

    星云大师

    |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230102303.html
  • 论国学的精神

      人大成立国学院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其实并不是应不应该建立国学院的问题,而是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如果纪宝成校长仅仅将国学看成是书斋中的学问,可能并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正因为他将国学当成是“延续文脉”、“保存和传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重要方式,”才招致一些学术家不惜用分解语句、找“错”字的办法对其进行“猛烈”的抨击。从这场争论中可以看到国学面临的尴尬局面:当它被抽去精神内涵成为“...

    殷辂

    |国学|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1715381496.html